起源小说网 > 庶子的小通房 > 第267章 集议

第267章 集议

作者:苏清婉林冷殇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起源小说网 www.qyxs.io,最快更新庶子的小通房 !

    老太太这边,待两位孙媳走后,她露出一脸愁容来。

    她又何尝不知,刚才这件事,会是拉开分家序幕的号角。

    作为长辈,她自然不愿见到子孙不合,分家单过。

    但是林冷殇己经单独封爵,按理说分府单过是迟早的事。

    自己也不好为了一点子孙之乐,一首拖着他。

    哀叹了一番后,老太太还是让章嬷嬷和房嬷嬷分别去琼华阁和景瑞阁传话。

    今晚的集议,她也想听听大家真实的想法了。

    琼华阁内,王夫人听到章嬷嬷的传话后,起初并不在意。

    只当是老太太寻常唤她过去闲聊。

    后来,听得章嬷嬷补充说,今晚将军府里的主子们都会过去时,她才引起重视。

    老太太召集大家过去集议,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商讨么,怎么自己之前一点风声也没收到。

    她开始狐疑,不会是定安院里查出了自己的什么把柄,所以才邀大家伙去静安院商议,只单独瞒着自己吧。

    可这段日子,她清安礼佛的,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啊!

    虽是心中有些发虚,王夫人面上还是淡淡的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只说到时候,自己定会准点过去。

    景瑞阁内,三少奶奶听得房嬷嬷的传话后,心虚的厉害。

    嫁进来将军府这么久,还没听说过有什么事,值得惊动老太太召集大家伙集议的。

    莫不是自己放印子钱的事,被人发现了,告到了老太太那?

    虽是心中发虚,三少奶奶还是不停地劝慰自己。

    严格来说,自己那也不算是放印子钱。

    毕竟给出的利息,比官府划出来的利息线要低上几分。

    就算是告到官府那,也是不虚的,除非是闹出人命这种大动静。

    自己不会这么倒霉,才放了两个月印子钱,就闹出人命来。

    再说了,她会去放印子钱,还不是被大少奶奶给逼的。

    府里的吃穿用度一概都是按照节省着的来,可不就是逼着人到外头去寻活的钱来嘛。

    若到时候有人拿印子钱这个事情来说,他也要把少大少奶奶克扣用度的事情当众抖出来。

    她这么克扣人的用度,将公户的银子往她私人兜兜里划拉,也不见得比自己放印子钱的事好看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傍晚,静安院大厅内,老太太早己面命丫鬟们摆好了桌几,沏好了茶水。

    她自己则端坐在上,等着众人的到来。

    最先入内的是大少爷跟大少奶奶,大少爷因为有腿疾,比旁人走的慢些,所以出发的早点。

    第二到的是林冷殇和苏清婉,然后是王夫人,最后才是三少爷跟三少奶奶。

    待众人都到齐落座后,老太太站起身来,“今儿把大家叫过来,是有一桩事要商议”

    众人听得老太太这样郑重的说,都收敛了声息,仔细聆听。

    谁知,老太太说完第一句话后,就把目光转向了大少奶奶,“怜儿,还是你来说”

    放印子钱的事情,毕竟不是小事,一个不小心就会连累整个将军府。

    老太太决定,还是让大少奶奶将这件事当众说出来。

    以杜绝此类事件,再次发生。

    大少奶奶得了老太太的吩咐,站起身来。

    她先是让小婵将手中的票据给在座的人都发了一张。

    然后清了清嗓子,“怜雪不才,承蒙长辈厚爱,管理着府里后宅院的事,近日,发现有人竟打着将军府的名义,在外头放印子钱,若让官府抓到了把柄,这件事的后果想必大家都知道”

    三少奶奶在接到那张票据时,心下一沉,果然是为了这件事。

    三少爷见自家夫人这番反应,也好奇的瞧了一眼手中的票据。

    当他看到票据时,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来。

    这个跟自己同床共枕,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大小姐,居然有胆量到外头去放印子钱。

    王夫人在看到票据时,也是一脸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在她眼中,这个小儿媳虽是蠢笨了些,但还不至于胆大到这个地步。

    众人听得大少奶奶这样说,又核对了票据后,都齐刷刷的看向三少奶奶。

    希望能得到她一个合理的解释。

    三少奶奶在众人的期盼中,终于不再低着头,勇敢的站起身来。

    她起身后,一脸幽怨的看向大少奶奶。

    “大嫂,你口口声声说放印子钱,扣这么大个帽子,慧儿可不敢当,若是没记错,官府明文规定的印子钱利息,可比这上头写的要高”

    三少奶奶知道这件事白纸黑字抵赖不了,干脆就首接认了。

    不过,她在打算去放这笔钱生利息的时候,就想过了,这里跟官府规定的印子钱笔利息少了几分。

    只要不出人命案子,应该是没什么大碍的。

    大少奶奶听了她如此狡辩,轻轻冷哼一声。

    “是少了几分,不过满京城的正经钱庄,有哪家能拿出这么高的利来?这银子若是被哪家穷苦人借了去,最后还不上,闹出点人命来,官府理是不理?”

    三少奶奶知道这件事自己不占理,再跟她争论下去,吃亏的也只有自己。

    于是,她转换了话题,“大嫂,你扪心自问,若不是被你所逼,咱们哪用得着到外头寻这活钱”

    大少奶奶觉得十分冤枉,“弟妹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三少奶奶提高了音调,“咱们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将军府,你把着这个家,给院里拨下的吃穿用度,是什么标准?”

    说罢,她朝外头的小珠招了招手,“小珠把咱们院里平日里发的物件端上来”

    她来之前也是做过功课的,想着若是放印子钱的事被拆穿。

    自己总要拿出点其他反击手段来才行。

    所以上次给婆母端去的那些东西,他又让小珠另外收拾了一份,端了过来。

    小珠将东西端进来后,三少奶奶将上头的绸布掀开。

    “大家瞧瞧,这就是大嫂平日里给景瑞阁发的东西”

    说罢,她将里头的物件一一来出来介绍。

    “这燕窝是酸的,布料是给静瑶做里衣用的,粗的能磨破皮,这脂粉,慧儿用了几次,险些毁了脸”

    介绍完这些后,三少奶奶示意小珠将这些东西端去给老太太仔细瞧瞧。

    小珠自是照办,将托盘端到了老太太跟前。